告別上腹痛:超聲波檢查前後,你必須知道的二三事

健康 2 2025-07-05

上腹部超聲波,超聲波上腹,超聲波檢查腎

一、引言

上腹痛是許多人都曾經歷過的不適感,它可能由多種原因引起,包括消化不良、胃潰瘍、膽結石,甚至是腎臟問題。根據香港衛生署的統計,每年約有15%的成年人因上腹痛就醫,其中約30%需要進一步的影像檢查來確診病因。超聲波檢查作為一種非侵入性、無輻射的檢查方式,在上腹痛的診斷中扮演著重要角色。特別是上腹部超聲波,能夠清晰顯示肝、膽、胰、脾等器官的結構,幫助醫生快速找出問題所在。

超聲波檢查的重要性不僅在於它的安全性,還在於它的即時性。與其他影像檢查相比,超聲波可以在短時間內提供清晰的影像,讓醫生能夠立即評估病情。對於懷疑有腎臟問題的患者,超聲波檢查腎更是首選的檢查方法,因為它能夠直接觀察腎臟的形態和血流情況,無需使用造影劑。

二、超聲波檢查前

在進行超聲波上腹檢查前,患者需要做好充分的準備,以確保檢查結果的準確性。首先,通常需要禁食6至8小時,這是因為食物會影響膽囊的收縮和胃部的充氣情況,從而干擾影像的清晰度。不過,適量的飲水是允許的,尤其是在檢查腎臟時,膀胱需要適度充盈,以便更好地觀察泌尿系統。

此外,服用藥物的患者應提前告知醫生,尤其是糖尿病患者或正在服用抗凝血藥物的患者。某些藥物可能會影響檢查結果,醫生可能會建議暫時調整用藥時間。同時,患者也應主動告知過往的病史和過敏史,特別是對超聲波凝膠或其他相關物質的過敏反應,這有助於醫生制定更安全的檢查方案。

三、超聲波檢查中

超聲波檢查的流程通常分為幾個步驟:首先,患者會被要求躺在檢查床上,並根據需要調整姿勢。例如,檢查肝膽時可能需要側臥,而檢查腎臟時則可能需要俯臥。醫生會在患者的腹部塗抹一層凝膠,這有助於超聲波探頭的滑動和影像的傳導。

檢查過程中,患者需要配合醫生的指示,進行深呼吸或屏氣,以獲得更清晰的影像。整個過程通常不會感到疼痛,但可能會有些許不適,尤其是當探頭按壓到敏感部位時。檢查時間一般為15至30分鐘,具體取決於檢查的範圍和複雜程度。

四、超聲波檢查後

檢查結束後,患者可以立即恢復正常活動,無需特別休息。不過,如果檢查中使用了膀胱充盈的方法,可能需要排尿後再進行其他活動。檢查報告通常會在幾天內由專科醫生解讀,並與患者討論結果。如果發現異常,醫生會建議進一步的檢查或治療方案。

對於報告中的專業術語或數據,患者可以主動詢問醫生,以確保充分理解自己的健康狀況。後續的追蹤檢查也非常重要,尤其是對於慢性疾病患者,定期複查有助於監測病情的變化。

五、超聲波檢查的常見問題

許多患者對超聲波檢查的安全性存有疑問。事實上,超聲波是一種無輻射的檢查方式,對人體幾乎沒有副作用,即使是孕婦和兒童也可以安全使用。此外,超聲波檢查通常不會引起疼痛,只有輕微的壓迫感。

關於準確性,超聲波檢查在診斷膽結石、腎結石等疾病時具有很高的準確率,但對於某些深層組織或氣體較多的部位(如腸道),其效果可能會受到限制。在這種情況下,醫生可能會建議結合其他影像檢查來確診。

六、結論

超聲波檢查是診斷上腹痛的有效工具,它不僅安全、無痛,還能提供即時的影像結果。了解檢查前後的注意事項,可以幫助患者更好地配合檢查,並獲得準確的診斷。無論是上腹部超聲波還是超聲波檢查腎,這些技術都為現代醫學帶來了極大的便利,讓患者能夠早日告別疼痛,重獲健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