乳房組織抽樣全攻略:妳需要知道的一切
乳房組織抽樣的重要性與目的
乳房組織抽樣(乳房抽組織)是現代醫學中用於診斷乳房病變的重要工具,尤其是對於乳房腫塊或異常鈣化的評估。根據香港乳癌基金會的數據,2022年香港新增乳癌病例超過5,000宗,早期診斷對治療效果至關重要。乳房組織抽樣能幫助醫生確定腫塊性質,區分良性或惡性病變,從而制定適當的治療計劃。
許多女性對乳房組織抽樣存在恐懼,擔心疼痛或不適,甚至誤以為抽樣會導致癌細胞擴散。事實上,現代醫療技術已大幅提升抽樣的安全性與舒適度,且無證據顯示抽樣會擴散癌細胞。了解抽樣的過程與目的,能幫助患者減輕焦慮,積極面對檢查。
乳房組織抽樣的種類
細針抽吸細胞學檢查 (FNA)
細針抽吸細胞學檢查(FNA)是一種微創檢查方法,使用細針抽取少量細胞進行病理分析。適用於可觸及的乳房腫塊,檢查過程快速且不需麻醉。優點包括創傷小、恢復快,但缺點是細胞量少,可能無法提供明確診斷。
粗針組織切片檢查 (CNB)
粗針組織切片檢查(抽粗針)是較常見的乳房組織抽樣方法,使用較粗的針頭取得組織樣本,能提供更完整的病理資訊。適用於超音波或X光發現的異常區域。優點是診斷準確性高,缺點是可能引起輕微瘀青或疼痛。
真空輔助切片檢查 (VAB)
真空輔助切片檢查(VAB)是一種先進的抽樣技術,結合影像引導與真空吸引,能一次取得多個組織樣本。適用於微小鈣化或難以觸及的病灶。優點是樣本量大、準確性高,缺點是費用較高且需局部麻醉。
手術切除活組織檢查
手術切除活組織檢查適用於無法通過穿刺確診的病例,或需完全切除可疑病灶的情況。優點是能取得完整組織,缺點是創傷較大、恢復時間長。
乳房組織抽樣的流程
術前準備
術前需告知醫生病史與用藥情況,尤其是抗凝血藥物。檢查前避免使用乳液或香水,並穿著寬鬆衣物。部分檢查需空腹,請遵循醫護人員指示。
手術過程
抽樣過程通常在局部麻醉下進行,醫生會使用超音波或X光引導定位。粗針抽組織的步驟包括消毒、麻醉、穿刺取樣與加壓止血。全程約15-30分鐘,患者可能感到輕微壓力或不適。
術後護理
術後需保持傷口清潔乾燥,避免劇烈運動。常見副作用包括輕微疼痛、瘀青或腫脹,可透過冰敷與止痛藥緩解。若出現發燒或嚴重出血,應立即就醫。
乳房組織抽樣的風險與併發症
常見風險包括出血、感染與疼痛,發生率低於5%。血腫與瘀青通常會自行消退,傷口癒合不良較少見。抽樣結果可能出現偽陰性或偽陽性,需結合其他檢查綜合判斷。
乳房組織抽樣結果的判讀
結果分為良性、惡性與不確定。良性結果通常需定期追蹤,惡性結果需進一步治療。不確定結果可能需重複檢查或手術切除。
常見問題解答
-
Q:乳房組織抽樣會不會擴散癌細胞?
A:無證據顯示抽樣會導致癌細胞擴散。 -
Q:乳房組織抽樣會不會留下疤痕?
A:細針或粗針抽樣通常不留明顯疤痕。 -
Q:乳房組織抽樣會不會很痛?
A:局部麻醉下僅有輕微不適,多數患者可耐受。
乳房組織抽樣是重要的診斷工具
乳房組織抽樣能幫助早期發現乳癌,提升治療成功率。香港衛生署建議40歲以上女性定期接受乳房檢查,若有異常應盡早接受評估。透過正確認識與積極面對,乳房組織抽樣能成為守護健康的重要防線。